1. 2022

1.1. 离职、离职、离职

2022年在我的职业生涯里可能是非常不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我离职四次。

其中三次主动离职,一次合同到期没有再续。而在此之前,我跟大多数人一样,也觉得很难开口说离职这件事。

第一家离职的公司 A 给了我在澳洲职场第一份真正的全职工作。我在公司里待的很开心,到现在为止我还跟前同事是很好的朋友,其中一个同事还给我介绍了现在的工作。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一年半左右,我开始考虑未来的发展,因为我们用的技术栈非常小众,所以担心自己以后没法在市场上找到好工作(几个前同事现在正在因此经历艰难的面试),所以在收到猎头的信息之后,我开始思考跳槽的事情。因为 manager 曾经说过,如果有跳槽的想法,先跟他聊聊,我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然后我们开始聊为什么我会想要离职,最后另一个 manager 也来了解情况,还提到"what if we throw money at you", 可惜那个时候我已经下定决心要离职了,所以我压抑住了自己的好奇心,没有问他们想要 offer 的数字,而是说,因为我的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总有一天我会从这个公司离职的,所以如果那一天终将到来的话,那不如就现在吧。 2023年10月再回过头来看这也许是我在2022年做的最正确的事,因为我走了之后没几个月这两个找我的 manager 全部都离职了,和我关系比较好都同事也都在22年末23年初纷纷离职了,公司也因为内部调整失去了几个客户,总体状况堪忧。

第二家离职的公司 B 是我在17年学生时期就做兼职的地方,同事对我也很好,学生时期一开始的工作大概有20小时一个礼拜,但是在两三年前开始我唯一的工作就是帮忙做一份做了好多年的月末报告。 因为这份报告的代码是我多年以前写的,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想让老板投点钱升级一下,但是从来都没有得到有效回应,这导致我每次做报告的时候都很痛苦, 因为其中有很多手动和容易出错的部分。但我还是坚持做了好几年,一直以来的想法是,首先这个东西对公司挺重要,其次这个东西是我做的,现在也只有我能做了,最后我很感恩当年进了这家公司,让我在学生时期能够养活自己并且有一些工作经验,所以我觉得自己应该要坚持下去。最后感谢我的女朋友,一直支持我不要再做这个报告,我才下定决心跟公司提了离职。事实证明,没了我,公司依然能正常运作。 这件事让我真正意识到,可能除了极个别人物,公司没了任何人都能运作下去,大多数人在公司里都只是一个零件(无可厚非)。另外,如果一个对公司来说很重要的东西出问题了,那公司应该投入资源来改善,如果公司领导层不投入,那说明这个东西并没有那么重要,作为打工人就不要自作多情了。

第三家离职的公司 C 是我离开 A 之后去的公司,因为一些个人原因,我只在那里待了三个月左右。这是一家科技咨询公司,相对于其他咨询公司来说,压力没有那么大,工资相对而言也不错,我的组的同事也很好,如果不是因为其他原因,我可能还会在那里。最后我和 team lead 还有 partner 提的离职,这一次我感觉提出离职没有那么有压力了。有意思的我跟 team lead 说我要走的时候,他说他预感到了,还说他也要走了,让我别声张,哈哈。

第四家离开的公司 D 是我从2018年开始做兼职的地方,也是一周20小时。在这里我遇到了我的女朋友,认识了很多朋友,也通过这个工作的加分获得了澳洲永居。2022年年底合同到期之后,不再续了。

1.2. make impact

2022年我逐渐意识到,对于职场人来说,hustle > merit。 这句话是给我介绍工作的同事 R 说的,大意就是职场里(非贬义的)会来事比(埋头)做事要更重要。

在不走极端的情况下,确实是这样。这个同事 R 的技术水平在我们几个同事里可以说是垫底的,但是他跳槽和晋升都很快,而另一个前同事 G 则是反例,尽管他的技术能力很强,但是他的面试几乎没有成功的。用 R 的话来说就是,G 在面试里没有 talk the talk。他不知道时下流行的架构和概念,尽管他可能以前在什么时候用到过。他的时间全部投入在解决问题上了,所以没有心思考虑提升所谓的软技能。

另外,我在油管上看到了一个 AWS principal software engineer 级别的人的分享,大意是公司里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没错,这个问题你能解决,也没错,那你是否应该去解决这个问题呢?答案是不一定,设想如果公司现在有了这个问题,但是你不在公司了,那这个问题就没有人去解决了吗?肯定不是。所以对你的职业生涯来说,解决问题并不是最重要的,分清楚什么问题值得解决比这个更重要。

其实这想起来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我们要提醒自己,遇到问题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要解决的到底是问题本身,还是隐藏在这个问题背后的东西。另外,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而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是需要有意识地培养的。

这几年很流行的 make impact 其实也从侧面印证了 hustle > merit。在公司里推行自己的主张、平衡利益、带领队伍,确实比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要困难许多, 因此带来的影响力自然也比解决具体问题大许多。而要做到这些事情,往往需要的是 hustle 的能力。

1.3. 搬家

2022年从小城市搬到了国际性大都市墨尔本,从此失去了一年300天的晴天和阳光,开始体验一天四季的变化。

来到大城市最水土不服的地方竟然是大城市超市的手推车全部是锁好的,必须要投币才能使用,到现在为止我们都还没有记得出门要带硬币,买东西要不手提,要不就是找工作人员帮我们解锁一个手推车。怀念小城市不上锁的手推车。

除了上面两点以外,总的来说墨尔本还是非常不错的,光是吃饭的地方就多了太多了,而且文娱活动很多很方便,华人也非常多,不过大多聚集在东南区,离我们有点远。

另外因为搬家,所以我们之前租的房子提前退租,中介给我们发了一张莫名其妙的维修单子,乱七八糟加起来要900刀,在我们来回多次邮件争取之后变成了580刀,本来想就这么算了,但是最后我们决定借这次机会体验一下在澳洲上仲裁庭的过程,所以我们拒绝了580的 offer,并坚持让仲裁庭来裁定我们要付多少钱。 结果到最后我们根本就没机会上庭,因为房东不愿意,我们最后什么也没有付就拿回了所有的押金。现在回过头看,还是要勇于说不。

1.4. 其他

去凯恩斯旅游,第一次潜水。 拿公司的球票,第一次看澳式橄榄球。 女朋友送的生日礼物,第一次体验开飞机。 去了好几趟海底捞。 第一次经历公司裁员,但是没裁到我! 养了一只猫咪。 人生第二次去悉尼。 第一次看歌剧魅影,我可以再来几次!